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問下自己個心,失敗全因為「你」?

止凡兄的群組真係好有意思,因為人數多且背景多元,交流更加多元化。前陣子當中有位網友就分享了他的投資經歷和疑問(為增加可讀性,原文經修改): 

「以前試過買股,嗰陣覺得個價算係好,在52日平均線中間偏下,結果買完仲繼續跌左兩成蝕放,之後檢討,覺得係睇唔啱位入,又試左一次,都係蝕左放。 

試過幾次,雖然損手,慶幸都係負擔得起,聽到有人建議係基本功要做好,就走去睇左一輪人地話係經典嗰堆金融書。睇完係有少少得着,但係感覺好空白,有啲好似係常識,自己都知;又有啲係睇唔明,睇唔明嗰啲,再睇左幾次,都係唔明 

到現在見到人地話買某隻股好,有埋分析有埋圖,但都唔知點落手。買唔買?但問番自己點解要買,或者唔買,自己俾唔到一個答案同理據出嚟。 

其實每次錯左之後,自己有做檢討,檢討完再做,有時無事,有時出事,不太穩定,覺得捉唔到問題的重點。 

另外一種係反應慢,往往過左半日,甚至幾日後,先諗到點樣反應,但嗰一刻就諗咗其他嘢,甚至個腦好似一舊雲,唔知點樣反應」

 

其實看到這位網友的經歷,就想起以前小薯都經歷同一個情況。小薯不知道網友的投資經驗,不過資路上犯錯是必然的,而我們的目標不是要零失誤,而是贏稍稍多過輸就足夠。 

從網友經歷,其實每一段都有議我們反思的地方:

  1. 我們反思時要真正的面對自己。網友以「52日平均線中間偏下」作指標,但「跌左兩成蝕放」,之後覺得問題係「睇唔啱位入」,再試一次又失敗。其實檢討時,我們要問楚自己是在為「賭錢」找個籍口,還是真的「投資」的方法有錯?小薯感覺網友的指標是給自己一個買入理由(好似有Anchoring),而蝕放係價跌心虛,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模式。
  2. 改過要斷準症,對症下藥。如果投資模式是輸多於贏,可是根本上模式有問題;相反模式正確,就是可能是自己判斷錯誤。正如小薯自己行價投,是對價投這個方法沒有疑問(因為贏多過輸)。即是每次犯錯,可能係是估值模型錯(那就修正),可能是評估公司錯(咁就要睇得更多資料)。
  3. 「做功課」是所有投資方法都需要。其實這個世界沒有不需要「做功課」的投資方法。TA/FA/QT,不管那種方法,都是要「做功課」。如果有「功課」要做,其實更多是「賭錢」,或者做少少功課「投機」當「投資」
  4. 睇書要睇得啱。睇書學習是好事,問題要睇得啱。想學價投但去睇海龜交易法,想去學基礎分析去睇曹仁超,其實就會行錯路。
  5. 實踐比睇書更重要。網友讀書時感覺係常識但好空白,就更多是網友未能實踐出來。好像巴老名句不少是「阿媽係女人」,但要實踐出來才能產出一個感受。無實踐這個個動作係,cheap一點比喻,上Bio堂學reproduction,知道生物學上的高潮,好專業,但係去到60歲都係「青頭仔」,都唔會知高潮係感覺。睇左幾次都不唔明,實際是根基不夠,要補底。沒有基本會計知識,睇100security analysis,其實都不會明白。
  6. 與其聽人分析,不如親力親為。其實好多人睇人公司就當左自己做左分析,實際上係唔了解間公司。好似網友咁,睇完人分析都做唔到投資決定,就係分析唔夠無信心。End up,真正既分析,係睇N段關於間公司既YT,而係打開年報,google公司,真正了解公司的營運。真係自己落分析,會更有信心做決定!

其實好像網友的經歷,是每個投資人都會經歷。其實初頭一兩年失敗,檢討的不應是方法,應該是自己個心。自己適唔適合投資?如果發現自己無慧根,對數字無感甚至厭惡,咁不如儲錢做定期,好過「豬」左,或者passive investing投指數就算,可苦要bet the market?與其花時間睇財演嘗試bet the market,不如做下自己開心既野好過。當然如股票係enjoy「賭錢」既快感,無他的,唔好怨豬錢就得。 

如果真係有興趣投資,而TAFA都試過,又可以想想那一套方法適合自己。其實投資方法同老婆一樣,無model answer,無對與錯,只有適唔適合。知道那一種model啱自己,就去努力鑽研。可是,但係就唔好以為12年就精,可以戰無不勝。小薯自問到到而家仲有大把野學。對住市場,stay humblestay foolishalways day 1

1 則留言:

  1. 像缺乏都市人,做運動的選項,好處不能盡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