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星期六

有關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的個人看法(2017年8月26日)

個多兩個星期前,一個市場鬧得熱哄哄的話題,就是國務院辦公廳下達了《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的國辦發〔201774號文。大家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著眼點是:

國務院 國辦發〔2017〕74號

大家對國辦發〔201774號文有這麼大的反嚮,皆因近年內地企業不斷出外併購,於香港如為人熟悉一定是:

  1. 萬達:收購全美第二大院線AMC,在英國投資城市改造項目、建設倫敦萬達酒店,收購馬德裡地標西班牙大廈,收購澳洲悉尼項,入股西甲馬德裡體育會,建設馬來西亞的萬達城;
  2. 安邦保險:黑石集團收購美國酒店房地產信託Strategic Hotels& Resorts Inc,及其旗下17間散布美國各地的豪華酒店和度假村;到
  3. 海航:購入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25%股權,投得啟德四塊地皮(當然也有龍光地產夥拍合景泰富投得鴨脷洲地皮)。
不難想像是國務院是衝著以上三大集團而來,因為早前新聞曾「報導」中央曾經向海航[註1]、萬達[註2]及安邦[註3]下達「溫馨提示」,但三大集團愛理不理,終迫得中央使出有形之手,特別說明第(二)點及 第(三)點須經境外投資主管部門核准。第(三)點更是衝著海航而來。

以上的條文,對香港來說,我相信最大影響的,是商業物業市場的。明顯的,近年較大筆的商業物業成交都是由內資主導,因為相對較簡單直接。故些在中央限制下,香港商業物業必然是首當其衝,故我們可以看看未來恆隆出售三項商場物業、冠君出售朗豪坊,就能確定中央達到他的目的。反而,住宅地塊影響未必太大,原因是內資在香港住宅地塊市場剛起步,仍未對住宅地塊市場的生態產生根本性的轉變,故相信未來港資會慢慢的搶回一些話語權,回歸港資典型的投地方程式。所以,如果有某些股票因有出售商業物業的消息而股價有上升的話,可能要留意一下,是否需要更新部署。

但是說了這麼久,我反而著眼於第三條:

國務院 國辦發〔2017〕74號


第(一)點、第(三)點及第(四)點以上明顯是對基建業、高新科技業及資源業給予重點支持。原因明顯不過,就是想利用基建作基建外交、吸收國外高新科技以加強國內(軍事)科技,及加強資源控制作資源外交。所以,近日可以留意一下「走出去」的基建、鋼鐵、能源類的股份。高新科技類因由年初至今已累積升幅不少,故可以暫時觀望一下。

註:

  1. 財華網 2017/07/17 《萬達集團多個境外投資項目被管控》
  2. 明報新聞網 2017/06/15《安邦吳小暉停職 傳被帶走 鄧小平外孫女婿 中港股市一度震盪》
  3. 蘋果日報 2017/07/30《明鏡網:習拍板調查海航  俞正聲提議 國務院負責 繞過中紀委王岐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