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6日星期日

亞馬遜第四季業績 - 明好實差,表差裡好(下)

上文說到亞馬遜績有多差,電商業務被供應鍊和工人短缺問完爆!如果未睇,請先看完上篇再回頭這裡(傳送門)。大家是否已經認為亞馬遜已死?想把亞馬遜賣掉?不如等小薯分享埋好的一面再說?

 

AWS是大亮點

亞馬遜的雲業務 AWS 在第四季度表現出色。該業務部門在收入方面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AWS 的收入同比增長 40%,而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46%。 

不過,值得留意是,AWS是不斷在減價的!當AWS的定價不斷下調,但收入仍有上升,代表客戶使用量正不斷增加。當客戶使用量不斷增加,但並非所有的費用都與收入同步增長,就會出現規模效應,利潤率就會隨著客戶使用量和時間的推移而上升。當AWS已是世界最大的雲業務供應商,但它繼續可以以 10% 以上的季度增長率或超過 40% 的年增長率增長,這是非常吸睛! 

當然,這也可能是整個雲市場的增長,因為Microsoft AzureGoogleGoogle Cloud 在最近一個季度增長也分別同比增長 46%45%。就增長率看,看來這個市場似乎足夠大足以讓三個巨大的玩家營運和增長。同時,AWS也不斷跟其他巨企合作,今季新的合作公司就有NasdaqMetaStellantisRivianAuroraBest BuyUnder ArmouradidasRichemontGoldman SachsAIGFannie MaePfizerSiemenKoneUnited Airlines這堆熟悉的名字。特別Meta及、StellantisRivianAurora這些要數據密集型的科技公司和電動車車企,他們數據越多,就意味著亞馬遜獲得更多收益。

 

美國 Prime 會員加價 

亞馬遜宣佈將提高美國 Prime 會員的價格,每月價格從 12.99 美元起到 14.99 美元,年度會員從 119 美元到 139 美元。老實說,小薯不認為會有太多的會員會因為這次加價而取消其會員資格。因為Prime 會員享有最重要是公司快速免費的無限次送貨、和更多獨家優惠和折扣。管理層提及,自 2018 年以來,美國的當日送達服務範圍已從 48 個大都市擴大到 90 多個。Prime 免費送貨的商品增加了 50% 以上。會員在 Prime 會員日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的購物費用。今次亞馬遜的零售銷售盈利減弱,正正是為了履行跟Prime 會員的送貨約定。其他還有一些較少的好處,例如Prime VideoAmazon Originals 數量增加了兩倍、節省處方藥和從亞馬遜藥房快速免費送貨、增加Prime 閱讀和 Prime 遊戲的數量等。 

當然,Prime 會員的會費收入只佔亞馬遜的收入只有6.7%,但重點是其溢出效應。純心理學,如果你被收多了20 美元會費,但你由不會取消會員資格,你會怎樣做?通常都會使用多些公司的服務,希望收回這個多收的20 美元會費吧!這意味著亞馬遜就會更多機會從Prime 會員獲得更多收益。

 

廣告業務是新亮點


今季亞馬遜第一次廣告業務拆出來,肯定是亞馬遜的業務新亮點!大家可能看到第四季的增長率只有33%,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 66%,覺得這個廣告業務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公司的廣告業務主要是由第三方賣家而來,而去年第四季度又一次是Prime Day效應!大家看2021年第二季,增長高達88%,當然2020 年沒有 Prime Day的時期,但這裡也提供了一些insight。如果看年化數據,2020年按年增長56.6%2021年按年增長57.6%,就看得出增長其實沒有減退。無可否認,第四季較弱的Third-party seller services增長,也或多或少減低了廣告業務的增長。 

當我們再看Meta aka. FacebookGoogle的廣告業務收入,大家就有更清晰的picture


MetaAppleprivacy setting導致業績不佳,Google和亞馬遜就直接根據自己的data做精準投放。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亞馬遜的廣告收入已經高於Youtube的廣告收入,但對比兩大巨頭,收入仍然很少,但看得出佔比已不斷提升。同時,亞馬遜的主要廣告收入來源主要是電子商貿賣家,如果在Facebook落廣告,再redirect去亞馬遜,亞馬遜的賣家直接在亞馬遜落廣告會否更具效益?特別Meta自己也「瀨」第四季業績是因為電子商貿的廣告增長減速而業績不佳,這意味著亞馬遜的衝激會更大。 

另外,雖然亞馬遜沒有提升廣告業務的利潤情況,但參考MetaGoogle的業績,廣告業務的經營利潤率可以高達35% - 40%,超過AWS30%。大家就明白為什麼小薯說廣告業務是亞馬遜的業務新亮點。 

文章到這裡,業績就講完,大家又有什麼感覺?現在就交說一下小薯對亞馬遜的前景的看法。

 

前景 

無疑未來一年,亞馬遜面對最大的風險依然是供應鍊和工人短缺問題。 

在工人短缺問題上,公司認為第一季度依然存在成本壓力。可是,其問題已不像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那麼嚴重(而最新的非農數據也顯示這個情況)。 

供應鍊問題方面,從第四季的業績可以看到,亞馬遜提前了做多很多工夫,例如stock up,或者提前付款給供應商,以儘早確保庫存。同時,公司也不斷打通現有運輸的渠道。過去兩年,公司也投放了不少落物流方面,提高公司的物流速度,目標是超越疫前水平。從結果論,今季就是為是履行公司的送貨承諾,而要外購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而在已預先安排好庫存和物流,又不是銷售旺季的情況下,這個問題相信會減輕,而管理層也說,雖然他們認為第一季問題依然持續,但預計供應鍊問題在第一季度不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以上說法也反映在亞馬遜提供的2022年第一季利潤指引,亞馬遜預計2022年第一季淨銷售額將在 1120 億美元至 1170 億美元之間,或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3% 8%;經潤利潤預計在 30 億美元至 60 億美元之間,而2021年第一季度為 89 億美元。可是,大家要特別要注意亞馬遜「抄」了Google,把他們的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使用壽命從 2022 1 1 日開始增加,意味著折舊費用會減少,這裡估計減少了約 10 億美元的折舊費用。不過,即使剔除了這個使用壽命調整,2022年第一季的經潤利潤也較2021年第四季好。 

在資本投入方面,大家可能會憂心亞馬遜不斷的資本投入。可是,當我們看公司的投入比例,40%是投入基礎設施,其中大部分用於為 AWS 提供服務;30%是履約中心,不包括運輸;25% 是運輸和全球性物流網絡;及5%是辦公室、商店等。AWS是高增長是不用說,公司投入的資本速度只高於收入增長。FBA 業務也為公司帶來收入,加上公司正推動 1 天交付、2 天交付和當日交付,這也是會增加公司的收入,所以從以上比例看得出,公司大部分的資本投入都是增長性的。運輸和全球性物流網絡大家可以當成是maintenance CAPEX,不過小薯觀乎亞馬遜過去的發展歷史,也可能成為另外一 個增長性資本。 

另外一個隱憂,就是Prime Video的內容成本。因為亞馬遜認為Prime Video是提供給Prime會員的福利,但同時也會帶動Prime會員數目及的廣告業務增長。可是,參考Netflix,他每年要投入10-20億美元入內容成本,佔收入近60%。這個Prime Video的內容成本會否成為亞馬遜的另外一個坑?加上亞馬遜不低Netflix會資本化內容成本,而是直接把內容成本入利潤表,即是支出當刻就100%計扣掉,但收入還未來。可是,目前來看,還未算是一個大問題。 

AWS已無可否認是增長動力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全球雲服務市場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1.62 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5.8%。亞馬遜目前市佔約 32%,假設亞馬遜與MicrosoftGoogleAlibaba及餘下玩身平分天下,每人分佔 20% 的市場份額,那到 2030 年,AWS 有可能產生 3,240 億美元的收入,而目前AWS收入為622億美元。當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其IT部遷移到雲端,相信AWS 會從中受惠。 

當然,廣告業務明顯也是亞馬遜另外一個的業務新亮點,即使電商業務暫時因供應鍊和工人短缺出現問題,成本增加而出現利潤衰弱,但只要銷售量增長,收入面增升,就可以連帶廣告業務和AWS的增長。如上文所述,廣告業務的經營利潤率高於AWSAWS 2021年的經營利潤為185億美元,廣告業務的經營利潤則可能是312億美元 x 35% = 110億美元,真的有機會超越AWS成為亞馬遜新的利潤爆炸點。 

肯定的是,亞馬遜在電商行業上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而 AWS 無疑是一個兼具強勁增長和高利潤的版塊。可是,亞馬遜的核心零售業務受供應鍊和工人短缺衝激而目前盈利能力較弱,但自由現金流出現問題,增長減速。可是,如果當各國慢慢開關,供應鍊和工人短缺問題解決,目前在物流和履約中心的資本投入就會成為電商行業下一波引爆點。直白點說,物流風光多久,亞馬遜就會受壓,但當物流行業潮退,就是亞馬遜再起飛之時。

2 則留言:

  1. 小薯兄分析得好全面,業務有好有唔好。AWS和廣告業務的利潤不斷投入電商零售業務,而物流問題短時間内唔會解決到。
    大概這是Amazon股價近兩年都在橫行原因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又不是這樣看。其實Amazon一直都是以電商顧客為核心,AWS、廣告業務、物流初期都是為了電商顧客(包括buyer同seller)。當初是以電商的現金流去開發AWS、物流、Prime,而當有excess capacity才變成獨立業務。實際上如果沒有電商業務,seller不會用FBA、AWS、廣告業務,也沒有這些業務出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