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一篇文章,今天講一下成長股的定價問題。
有網友認為電商和Cloud係booming、利潤高的行業,除了可接觸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大,還有就是基礎設施一旦建起,不單人數不加成本下有所增加長,還可以按量收費,收入可以跟交易量和人數上升,所以是一個「好好搵」的行業。相反,Streaming 很難做,因為只能收一個月費,定額收入,收入不可以跟交易量上升,但成本卻要加大去增加人數。
其實,小薯認為,行業是否難做,跟行業是否按月收費完全不相干。小薯就用回網友的例子去解釋。
一名正在思考未來人生的80後小薯仔,在會計行業行走江湖,飽歷滄桑。價值投資追隨者,力不到不為財,只有自己才可以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部落格純粹只是紀錄自己在投資上做的功課,在做功課時當刻的想法,也要告誡自己,功課是重質不重量,所以謹記寧缺匆濫
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
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
成長股的迷思
TG群組繼續以Netflix為例子去討論成長股,而成長股多是以可接觸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和First Mover Advantage的優勢最多人說。後來,花園遊下遊下,就討論了另外一個關於定價的問題。今日小薯就將討論整理一關於成長股的成長問題,之後再跟大家討論定價的問題。
可接觸市場的迷思
過去兩三年很多人喜歡投資成長股,而大多數成長股都有同一個調子,就是TAM很大,不要說做龍頭,只是跟著市場的成長,就已經有很大的成長性。這個成長性,加上First Mover得來的龍頭優勢(即是First Mover Advantage),造就了過去成長股的高估值(其實過去兩年成長股的變化也有可以的討論地方,有時間再跟大家討論)。
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
從Netflix 業績,講值搏率的賭仔道理
在講道理之前,先講講Netflix 業績。首先,小薯先自首,小薯並沒有深入了解Netflix這間公司,因為對他的財務數字和商業模型,一開始就不感興趣。因此,大家可以當這次的業績分析是「亂吹一通」,歡迎大亂家留言補充。
訂閱:
文章 (Atom)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大衛真的打贏哥利亞?
前 陣 子 拼多多的市值超過阿里的市值,連馬老師(阿里人會叫馬雲做馬老師)都在內網發信定軍心,恭賀拼多多的成功。 先講一些基本數據,2023年三季度,阿里的收入為2247.90億元,按年增長9%; 拼多多收入為688.40億元,按年增長94%。從收入看,阿里第三季超過拼多多3倍。...
-
(2021年5月21日,更新 抽2021 iBond 和 開 户 優惠 ) 前幾天政府公佈了新一輪的通脹掛鈎零售政府債券 (俗稱 iBond ),為期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浮息) ,每手入場費 $10000 ,只要持有香港成年身分證,年滿 18 歲人士即可認購。 今次 iBond...
-
近排真心忙,領展( 823 )的年報出了好一段時間,都未有時間跟大家分享業績。小薯已經在 PATERON 分享了領展的最新 估值 ,如果大家大興趣,不妨請小薯飲杯咖啡, JOIN 小薯的 PATERON ,甚至一個月請小薯食餐飯,跟其他薯粉在薯圈內圍爐取暖。 老實說,好像...
-
先至聲明這一篇工商文,如果大家不喜勿看,不喜勿插。小薯前陣子受到友信證券 uSMART 的邀請使用他們的 APP ,發現有幾種功能是不錯的,值得向大家推介一下。 首先行貨介紹一下友信證券的背景,他們的官網是這樣介紹的:「核心管理及金融科技團隊成員來自世界知名科技企業巨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