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星期四

塘邊鶴講故:猶大王 Jehoshaphat大戰DIY魔怪創科實業

Jehoshaphat Research2023223日在網路上刊發的研究報告,指控創科實業有限公司利用「操縱性會計」和「玩弄會計數字」,誇大公司盈利。Jehoshaphat作為沽空機構,就能通過研究報告的指控(先不管是否合理,或者是否事實),使市場恐慌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而Jehoshaphat就能從公司股價下跌中獲利。 

小薯在22728日看了研究報告,來不及出文,創科實業就於31日出了澄清公告(LINK) 。不過,寫了不好浪費,大家當小後知後覺馬後炮去討論又好,當照住答案說又好,小薯會用回第一次看報告的第一身想法,沒有睇年報(畢竟沒有研究),去睇一下研究報告的指控,又再看看創科實業的回應是合理。這份報告也是學習機會。


1 - 遞延開發費用

Jehoshaphat 控:創科實業的開發費用應是於即期費用化,但公司卻將之資本化。結果是公司即期盈利比實際看起來好,而資本化的開發費在滾雪球效應下,會於未來沖消,並減低未來的盈利。 

小薯想法:Jehoshaphat Stanley Black & DeckerMakita兩家公司做對比,而這兩家公司是用US GAAP,而創科實業是用HKFRS。在US GAAP下,開發費用是要即期費用化,相反HKFRS是可以把開發費用資本化,這是會計上制道不同所致,沒有錯與對,最重要資本化的準則是合理便可!如果因為HKFRS可以資本化,而US GAAP不行,就指控創科實業過度資本化開發費用,是極不合理。 

如果有睇開重研發的公司,通常都是以銷售的某個百份比去做研發費用。如果指控創科實業過度資本化開發費用,那至少把三家公司的利潤表上(研發費用 + 開發費用攤銷),及現金研發費用對銷售之比例的數據列出,才是合理比較,否則這是誤導。 

創科實業回應:也如小薯所說,點出US GAAPHKFRS 的不同,並列出自己的研發費用對銷售之比例的數據去支持自己的論點。

 

2 - 物業、廠房及設備過度資本化

Jehoshaphat 指控:以註銷未完全折舊的資產,或以賤價出售設備為證據,去推論創科實業是把開支資本化,或者過度資本化,或者折舊不足,從而誇大盈利。特別提出2021年賤價出售模具作為實際例子。 

小薯想法:同樣,小薯沒有實際研究創科實業的年報,不能判斷是否過度資本化,或者折舊不足。可是,根據研究報告披露的創科實業之固定資產變動表,2021Jehoshaphat報告中所說賤賣的模具淨值為1480萬,佔模具總淨值1.98億的7.4%;同年出售的總淨值為3433萬,佔物業、廠房及設備總淨值為18.52億的1.85%,其實出售的資產比例不高。況且,值1480萬賤賣的模具,基本上已折去90%,基本上已經完成他的可使用週期,迭代換機也可以是合理解釋。 

另外,小薯看見大部份的固定資產增加都是在建工程(即是未起完的厰房),而落成後重分類各分項的主要是模具,由此可以假設公司大部分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應是特定用途的專業工具,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或者可能因為商業機密,不想轉售),只能當廢鐵賣。在這個情況下,出售的價格當然不高。 

創科實業回應:創科實業以收入增長去解釋大量資本投資是合理,但不充份。雖然小薯不太明白創科實業列出物業、廠房及設備周轉率(越高越好)的下降趨勢,是想證明什麼。是想2019年以來進行的長期投資是為了未來的增長?可是目前證明不了。是想證明資本投資是基於預期有收入增長,是有回報?可是由12-14年平均約11x,下跌到15-18年的9x,再下跌到19-21年的7x,感覺上新增的資本投資並不沒有像以前帶來那樣的高回報。 

可是,創科實業明確指出「模具是一種專有資產,僅為生產創科實業的產品而製造,我們絕不 會將這些資產對外出售。因此我們僅會獲得用於製造模具的金屬的廢料價值。」就印證了小薯一開首的想法。

 

3 - 應收賬款壞帳問題

Jehoshaphat 控:創科實業無視壞賬撥備的會計政策,已過期的應收帳款,以管理層「客戶會找數」的「一箱情願」,不作應作的壞賬撥備,變相減少支出,誇大即期盈利。 

小薯想法:表面證供成立。可是:

第一、小薯一開首覺得最奇怪的是Jehoshaphat挑戰「independent」這個字眼。小薯不太明白有什麼好挑戰,「independent」這個字通常是指相關應收帳並非關連往來,其實是在年報內是一個很普通的用字。

第二、小薯也不太清楚Jehoshaphat列出來的應收Home Depot金額是如何(從最大客戶佔比估計?),因為通常很少公司會列出特定客戶的應收帳。

第三、JehoshaphatHome Depot的整體應付週期(43天)去說比對創科實業的超過90天已過期的應收帳款不會是Home Depot,感覺有少少不恰當。畢竟Home Depot整體應付週期是43天,不等於對某一供應商的應付週期也43天。

第四、其實評估應收帳款的回收情況,通常都會用應收賬款周轉期作為指標。雖然已過期的應收帳款也是一個指標,但實際上也未必反應到應收帳款的惡化情況,而Jehoshaphat只捉著已過期的應收帳款的金額去指控公司的壞賬撥備不足,但不去評估應收帳款的回收情況有沒有惡化,其實指控的立論比較弱。

第五、這是審計的問題。通常審計都會檢查應收帳款期後有沒有清繳,以評估應收帳款有沒有回收問題。審計可以容許已過期的應收帳款不作撥備和減值(事實上past due but not impaired是很常見),證明回收性沒有問題,至少即使撥備少了也金額也不大。 

創科實業回應:創科實業列出了18-21年的應收賬款周轉期,證明回收情況沒有惡化。另外,創科實業指出他們一直能在超過 121 天的類別裡收回餘額,因此佔應收賬款總額 的百分比從18 5.8% 下降到21 4.3%,也反駁了已過期的應收帳款的回收性不足的指控。

 

4 - 賬款問題

Jehoshaphat 指控:創科實業將當前成本撥入預付款項中,以延遲確認費用,誇大即期盈利。 

小薯想法:Jehoshaphat連預付賬款的明細都沒有提供,就指控人延遲確認成本或費用,基本上是無證據的指控。221H突然變大了不等是做假數,做假數是要做出一個pattern才不易被發覺(就好像Jehoshaphat指控的不斷上升的毛利率),突然變大的做假是超低手的做法。Jehoshaphat的這個指控給小薯的感覺好像是為了要弄低LTM 1H22的利潤而提出來的指控,是全無事實或邏輯可言。 

Jehoshaphat不能提供明細,估計是因為創科實業沒有作出披露。可是,創科實業的會計科目是「Deposit and prepayment」,是包括Deposit。如果我們參照20年(4.6億)及21年(7.5億)有大量的資本投資(兩年的固定資產增加是21年年底成本總額(26.6億)的45%),當中過有近6億的在建工程,我們可以合理預期工程在221H還是會繼續的,而如果創科實業在22630日截數前支付了一堆預付工程款,那預付款就會爆升,而當工程一路進行,預付款就會變成厰房成本,預付款也就跌回來。因此,單以預付賬款突然爆升而說公司做假,指控未免太過粗疏。 

創科實業回應:創科實業披露了預付款項的明細,增加項目主要是關鍵部件供應的押金達到 1.515 億美元,及越南擴建建築和設備的押金為 4,900 萬美元,是分類為非流動。

 

5 - 操控庫存以提升毛利率

Jehoshaphat 控:創科實業以生產過剩產品「提升」毛利率,將會持續增加存貨水平。 

小薯想法:表面證供是成立的。可是,Jehoshaphat使用的對比公司的存貨   周轉期比創科實業更長,那是否對比公司的問題更大?同時,如果創科實業在正常做生意的情況下,至少有2個月的存貨周轉期,如果要支持某些傳統銷售旺季或者預期銷售增長,那是必須要積存存貨(想想21年不少零售商為了滿足12月的Black Friday,積了多少庫存?)。當預期銷售會增長,初未的存貨理應是較期初的存貨為多,從而拉長了存貨周轉期。實際上,創科實業的銷售又真的有增長,支持到新增的存貨。 

創科實業回應: 創科實業回應說2008年推出的MILWAUKEE工具業務大受歡迎,是較以往產品有更高的毛利率,售後電池業務也是高毛利率的業務。這兩項業務佔公司收入越來越多,所以毛利率越來越高。另外,公司也說用「長尾策略」持續再投資於我們的系統,以提升網絡的整體價值。小薯不評論這點是否正確,畢竟小薯沒有研究創科實業,不知道公司有沒有披露這些數據。可是,如果這是事實,那Jehoshaphat做的功課真的不夠! 

同時,創科實業用了「前瞻庫存周轉日計算方法:年底庫存除以來年銷售額乘以 365」去證明自己沒有生產過剩產品。雖然小薯對這個計法是否合適是抱有疑問,因為理論上要stock up,都是每季stock up下一季,用這個方法更多了以「將來」的數據去印證「現在」的合理,但創科實業的計法就跟小薯想中的商業運作是差不多的。

 

6 - 刻意延遲支款供應商

Jehoshaphat 控:創科實業刻意延遲(或錯過)支款給供應商情況激增,反映現金和財務壓力。 

小薯想法:創科實業對供應商的實際付款期限界乎30天到120天,超過120天是奇怪,但不等於不合理。例如有些應付款項是質保金,是在保証期後才支付,那就可能會超過付款期限。另外,存貨就用存貨周轉期去評估,應付帳款(應收帳款也是)就不用應付賬款周轉期評估,只是捉著超過120天的金額去做文章,有沒有那麼犯規呀!是應付賬款周轉期不利Jehoshaphat的指控,還是他們真的那麼儍,不懂得去用?AGAIN,給小薯的感覺好像是為指控而指控。 

創科實業回應::創科實業列出了19-22 1H年的應付賬款周轉期,證明,沒有延遲或錯過付款或 其他情況的跡象。

 

7 - 裁員問題

Jehoshaphat 控:創科實業於20221H大幅裁員,而上一次裁員是08年的時間,推論經濟惡化導至公司的財務表現惡化。 

小薯想法:第一個想法,全世界都在裁員,為何其他公司可以裁員,創科實業就不行?MetaGoogAmzn都有裁員,難道他們也有問題?為何Jehoshaphat不出沽空報告指控他們?其次,Jehoshaphat引用網上被裁員工的評論,去側面證明公司的財務表現惡化,其實會否有斷音取義之慊?員工被裁不滿黑化公司,也不是沒可能吧!同樣,這個指控也是感覺好像是為指控而指控。 

創科實業回應:沒有回應

 

最後對CEO的人身指控,小薯就不評論了!總結下來,有些指控是有合理疑點但立論不強,有些指控感覺是為強化其他指控而堆砌出來,而給小薯想強烈的感覺是:Jehoshaphat只是想創科實業的年報得出一個指控的數據及主要指控的理由,再找其他看起來合理但不確實的輔證(例如被裁員工的評論,一兩句所謂前高層但沒有實質證據的評論(e. g. Oh no that’s bullshit」),以及用其他不太實在的指控(例如裁員、預付帳)去強化報告的權威性,以及作為大幅減低用作估值的利潤金額。不過,怎說都好,他們能追到2008年時的數據,也是值得學習。 

最後,有兩點真的想去吐嘈:一)整份報告都多次「參考」Stanley Black & Decker的高層的說話,但Stanley Black & Decker則是創科實業的競爭對關係,而調整創科實業利潤的對比參數也是Stanley Black & Decker的為主。是另有所圖還是刻意為之?二)Jehoshaphat洋洋60頁紙,把利潤左調右調,找一大堆由去減低LTM 1H 22的利潤,最後只是用一個P/E做估值(還是創科實業過去的平均P/E,行業P/E也不去看看),就說創科實業over value 60%,會否虛了少許?情況又感覺是還是得出股價大幅高估,所以一堆理由去減少P/E中的利潤。


=================================

宣傳下:

未必是全港最勤力,但自問言之有物!商業,洞察,價值,心態決定一切!可能係香港最長氣的BLOGGER! 過去成績不代表將來,不過JOIN PATERON不涉及風險,一個月只需一杯咖啡,40個大洋,就可能助養一下薯仔,歡迎大家助養。如果大家想瘋狂跟小薯對話,直接Q爆小薯,歡迎大家加入薯圈TG group,都是需要多一杯咖啡,80個大洋,肯定物超所值!

 

小薯pateronhttps://www.patreon.com/reviewfuturelife

 

當然唔少得FACEBOOK PAGE,實時分享小薯的一些不能成文的簡單想法,大家快趣LIKE爆佢!(小薯希望過2000LIKE呀!)

 

小薯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viewfuturelife

 

當然唔少得小薯兩本拙作,想小薯有機會出第三本,就買要用業績話俾出版社聽先得了!

 

小薯《價值解密——透視企業的核心價值》

▸實體書(全球運送):https://bit.ly/3te6tLA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JHz6Ho

▸各大書店已經上架

 

天窗出版社網上書店《年報解密揭露公司價值真相》

▸實體書(全球運送):https://bit.ly/30V0f6n

另外各大書店均已有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大衛真的打贏哥利亞?

前 陣 子 拼多多的市值超過阿里的市值,連馬老師(阿里人會叫馬雲做馬老師)都在內網發信定軍心,恭賀拼多多的成功。 先講一些基本數據,2023年三季度,阿里的收入為2247.90億元,按年增長9%; 拼多多收入為688.40億元,按年增長94%。從收入看,阿里第三季超過拼多多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