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

點樣去摸頂同摸底?

不知有幾多人因為睇到呢個topic而按入來睇?在美股和港股都跌一大段時,相信會有很多人問,到底未?可以入貨未(雖然小薯認為美股離股災仍有一段距離)?如果你預期小薯會跟你畫下圖,看看一堆技術指標,那看來大家就不熟悉小薯的投資取向。其實,摸頂跟摸底,本身這個題目就是一個問題,所有所謂頂跟底,都是事情發生後,看回股價走勢,才知這是頂,還是底。那如果用一堆技術指標,畫下圖,分析完,你會想有什麼結論?學習估頂,跟同估底?

 

其實,如果大家看回計算計值的公式(現金流折現,如果不知就看小薯PATERON的估值101LINK)),或者以下這條市盈率公式:

P/E (Price / Earning

= D0 x (1+g) / (r-g) 

= 1/(Rf+ERP-g) 

成長率些可能另文解釋,而折現率(LINK)也有在PATERON討論,小薯也不多作解析,否則又是一篇近萬字的文章。

 

如以上公式所見,價值其實由三個主要項目的結合:

  1. 時間:股息金額的價值會隨時間推移而動。理論上,越近現在的金額,價值越大。
  2. 增長:成長率,公司的未來成長有多少?成長率越大,價值越高。
  3. 利率:影響折現率,無風險利率/股權風險溢價越大,折現率越大,價值越低。

 

如果一間公司預期是有增長,成長率大於0,利率不變,價值也會隨時間上升,今天的頂,就是明天的底。相反,如果一間公司是負增長,成長率少於0,利率不變,價值也會隨時間下跌,今天的底,就是明天的頂。那可來有摸頂跟摸底?

 

時間永遠是投資者的朋友,一間優質的公司,隨時間推移,價值也會上升,而今天的投資決策理應是看現價是否有折讓和溢價,再根據回報率/資金成本為依歸。如果現價有折讓,但回報率低於資金成本,其實也未必是一個好的投資項目。

 

如果投資時,依然是希望做到摸「頂」和摸「底」,其實你根本上就是看著「價格」做決定,而不是「價值」。

 

舉例,以上是ARKK5年圖,你現在20215月時買入,後來ARKK真的是上升多一段時間,而且買入價已較上次頂跌了很多,以為自己買在「底」。現在就發現,原來不是買在「底」,只是在「頂」(只是不是最「頂」),其實買的一刻依然是over-value,只是未價值回歸。到了今天,價值回歸,還要隨時間,價值向下調。


舉例,以上是BRK5年圖,你現在20204月時買入,後來BRK真的再向下跌多一段時間,以為自己買在「頂」。現在就發現,原來不是買在「頂」,只是在「底」(只是不是最「底」),其實買的一刻依然是undervalue,只是未價值回歸。到了今天,價值回歸,還要隨時間,價值上調。

 

再給多一個血的例子!以上是Luna aka. Terra1年圖,你以為價格由2022年初調整3月時已經到底,而之後往上升,就認為自己買在「底」!到了今天,大家覺得自己還是買在「底」嗎?其實20225月前買的任何一個點都是「頂」,又或者說,如不是發生了5月份的爆倉事件,那不會知這是「底」還是「頂」。

 

其實每個人買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是買在「頂」還是「底」,不知道市場明天會不會向下re-rating或者價值回歸。如果明天向下re-rating或者退市,財演就會跟你說這個乜x阻力位,如果明天價值回歸,財演就會跟你說這個乜x支持位,「頂」跟「底」咪又係人講出來,看你時間拉到多長。

 

講到最後,其實小薯都是想說,投資,不是看著「價格」,而是「價值」。只要公司是undervalue,就做好資產配置,勇敢買入。如果怕再下跌,就分注吧!(分注的藝術,小薯在PATERON討論也有討論(LINK))。小薯不討厭別人看著「價格」投機,但是千萬不要看著「價格」當自己投資,而不知道自己其實只是在投機罷了!

2 則留言: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大衛真的打贏哥利亞?

前 陣 子 拼多多的市值超過阿里的市值,連馬老師(阿里人會叫馬雲做馬老師)都在內網發信定軍心,恭賀拼多多的成功。 先講一些基本數據,2023年三季度,阿里的收入為2247.90億元,按年增長9%; 拼多多收入為688.40億元,按年增長94%。從收入看,阿里第三季超過拼多多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