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星期日

一個交易如何影響三張財務報表?

 今日TG群組中有一名網友問了一個問題,一個看似基本,但毫不簡單的問題:「我們如果知道一個交易,如何影響三張財務報表?」這個問題太有趣,所以就即時出一篇BLOG文。 

個問題,其實真的很難去解釋,所以這篇文章,睇得明就明,睇唔就算。有興趣就想多一步了解下個理論,沒有興趣,其實睇多幾本年報,也會大約有個idea,也能了解財報間的關系。就好像我們香港人學普通話,受正統教正音正字,當然最好,就算不懂,去內地台灣住上三、五、七年,日日聽,日日講,都會識,唔正音都至少能溝通。 

當我們要去了解一個交易如何影響三張財務報表前,一定要了解三大報表的結構,這個在小弟著作《年報解密》已有討論,這裡就不作討論。三大報表則實際是summarize了不用的會計科目,用易明的方法表達出來,而每個會計科目則是由一連串的交易整合匯總出來。因此,如果要理解三張報表的相互關系,實際上是理解這些交易如何在三大報表表現出來。 

在會計上,有四大項目:支出(expenses)、收入(income)、資產(asset)及負債(liabilities。其實,所有交易的項目一定能對應上上述四大項目,而支出(expenses)和收入(income)就是利潤表(P/L)的項目,資產(asset)及負債(liabilities)則是資產負債表(BS)的項目,入得P/L的項目(支出和收入),一定會有對應的BS項目(資產及負債),最後P/L的項目加總後,就會變成股東權益。

 

同時,一條會計的恆久公式,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

 

交易其實基本上分幾個大類:

  1. 購買資產(purchase assets
  2. 支付負債(settle liabilities
  3. 收取收入(receive income
  4. 支付支出(pay expenses
  5. 其他

 

如果以上交易都是用現金支付,所有東西就很簡單:

  1. 例如購買貨物:+ 存貨(資產);- 現金(資產)
  2. 例如支付貸款:- 貸款(負債);- 現金(資產)
  3. 例如收取服務費:+- 現金(資產);+ 服務費收入 (aka. + 收入/利潤/股東權益)
  4. 例如支付人工:- 現金(資產):+人工費用(aka. + 支出及 - 利潤/股東權益)

當以上交易是以非現金進行(non cash)時:

  • 例如上述(1)項以賒數形式購買貨物:+存貨(資產);+ 應付款(負債),但最後也會在(2)的交易付錢清繳
  • 例如上述(3)項賒數形式收取服務費:+ 應收款(資產); + 服務費收入 (aka. + 收入/利潤/股東權益),但最後也會在(1)的交易收取

 

因此,如果大家看到以上的例子,就會發現一個交易總會在某時刻會影響P/L。因為現金流量表(CFS)只會顯示影響到現金的交易(所以才叫「現金流」量表),不影響到現金的交易,是不會在CFS出現(好似是廢話,但卻又是真的),只會在BS或者PL出現。如果一個交易只會影響CFSBS,那只是在影響現金(BS的其中一個資產項目)和BS的其他資產及負債項目,那只是一個資產及負債項目之間的互換,只有通過P/L,再會轉換為股東權益。 

例子:賒數買貨,只是增加存貨(資產)及增加應付款(負債),如果你不賣出,把貨退回,就只是減少存貨(資產)及減少應付款(負債),不會為股東賺錢。只有把貨賣出,通用存貨轉換成PL中的銷貨成本,再收入顧客的現金,所賺到的,才是股東的錢。 

當你能理解到一個交易,來來去去都是上述(1)至(4)項,理解到交易本身在幹什麼,如何影響支出(expenses)、收入(income)、資產(asset)及負債(liabilities)四大項目,就會知道如何影響三張報表,而在個時刻一定會以現金結算,就會在CFS反映。第(5)項:其他就主要是一些non-cash的項目,例如折舊(Depreciation)、公允價值變動(Fair Value Change),減值(Impairment)這堆會計上有的沒有,好像簡單複習化的東西。這些真的要根據不同的會計準則去了解,很難一概而論,要睇得多先識。

 

當然小薯看到一個交易也不知這如何影響報表時,小薯會先翻開交易個本質,上面(1)至(4)項,是屬於那一項?如果是(1),在買什麼資產?是厰房?是copyright?是股票?根據不用的資產類別,就去找回相對應的會計準則。之後,買這項資產時,如何支付?現付(即是減少現金-資產項)?用股票(即是增加股本-股東權益項)?賒數(即是應付款-負債項)?根據不用的支付方法類別,又找回相對應的會計準則。 

確定以以上兩大項,就再想會唔會第(5)項的其他?例如:厰房會有折舊和減值,股票就會有公允價值變動,這個就要從確定了上述交易的本質,看回相對應的會計準則。

 

不過,因到文首的問題,一個交易如何影響三張財務報表?作為投通投資者,其實真的不太需要想得太複雜,簡單一點,把交易歸類一下到(1)至(4)項,大約知道影響什麼項目,就可以知道何影響三張財務報表。而如何記帳?金額如何確定,甚至會不會有第(5)項的其他?不用理太多了,只會為你的理解添煩添亂,最多到真的見到時再問問下人,其實看得多,就會發現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項目。

7 則留言:

  1. 呢篇文好technical😅, 略讀only; 但我想講近年大學讀master時, valuation course有一個撻一聲既時刻:

    我以前睇Damodaran呢書, 教計free cash flow to firm (FCFF), 係等於EBIT(1 - tax rate) + depreciation - Capex - change in non-cash working capital; 果時大學上valuation course, 教授其實唔係finance dept, 反而係會計dept既, 佢引用FCFF條式係Non-operating income after tax (NOPAT) - change in Net operating assets (NOA), NOPAT性質上有D似EBIT(1 - tax rate), 但妙在change in NOA呢樣野, 佢可以推斷為+depreciation - capex - change in non-cash working capital, 其實係一個beauty, 將cash flow statement既 items變到用balance sheet items represent出來, 結果FCFF = NOPAT - change in NOA 就只係用左income statement同balance sheet item去計, 慳番唔駛睇cash flow statement咁濟。呢個計法亦好易引伸去residual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

    呢個會計approach計FCFF既方法好影響我以後做valuation既方式, 佢甚至乎有個parsimonious approach, 可以只知revenue, NOPAT margin, 同non-operating asset turnover就可計到FCFF, 巧妙地由income statement經balance sheet再去cash flow...

    呢個做法真係歎為觀止, etch in my mind

    Btw, 想問下你而家set US equity risk premium同long-term risk free rate係咩level, 我自己ERP係set 5-5.5% (參考damodaran), 但long-term risk free係get stuck, 10年以下3%, 10年打後係2.5%, 唔太certain, 當交流下, thanks。

    回覆刪除
    回覆
    1. 呢篇文都唔預多人睇,叫做將TG group既QnA 留個record吱啦
      你用方法唔係有錯,但我只係唔明點解要咁解要咁轉折。我當NOPAT好易計,但change in NOA你就要每條line去judge係唔係OA。Say最簡單就係Other Receivables同Other payables點樣judge
      係唔係OA?如果無CFS,我都同意呢個alternative,但每年annual report一定有CFS,點解唔直接用CFS的數據?除非你係value緊一D project,無太多operation同account資料而要超長forecast,這個case我都有come across而都係用你呢個方法做。否則,正如你講,呢個方法好易引伸去residual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
      另外,NOA 既turnover,實際上也是在project未來CF。

      不過,我都明呢個玩法對account唔熟既人係一個簡易的方法。

      我自己ERP都係跟A.D的,Rf 我一律用到3.5%,再加sen test 去計不同Rf跟ERP的case。

      刪除
    2. 謝謝分享!Consolidated Cash Flow 就係主要為左把 Cash Basis 同 Accrual Basis 既 difference reconcilie 留出尼,可以清晰呈現番現金流既情況 (因為有部分公司明明 P/L bottom line 係年年增長,反而可能各種原因 i.e. 收唔到 AR,CAPex 投入需求好高等問題 FCFF 反而唔好),所以我自己覺得直接睇 CF 可能會比較直觀。

      刪除
    3. Thanks. 我估佢用NOPAT - change in NOA, 除左translate去residual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 可能係想focus喺parsimonious approach, 因為parsimonious approach佢可以target個NOPAT margin同NOA turnover 去計FCFF (ratio相對穩定同有converging property), 可以用較穩定同直觀既information去估計FCFF吧。

      如果default Rf=3.5%, ERP=5-5.5%, cost of equity高達8.5%, 咁應該美股幾貴under呢D default assumption, thanks for sharing.

      刪除
    4. 唔係好明個NOPAT 個approach
      用non-operating profit-after-tax 唔會好難搵咩? 慢慢逐個逐個睇邊個item 係non-operating
      反而EBIT(1 - tax rate) + depreciation - Capex - change in non-cash working capital 呢個應該係valuation 業界更多common? 見過過百個DCF analysis 都真係唔覺見過NOPAT approach 做既DCF

      刪除
    5. To JP: 其實NOPAT,應該係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which NOPAT = (EBIT+Non-operating G/L) x (1-tax rate)。即係就係平時我成日講既core profit x (1-tax rate),其實少少就係deem Depreciation = maintenacne CapEx。呢個做法,實際好係O'Simon's咁講,係residual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而唔係真係計FCFF,係一個parsimonious approach。

      刪除
    6. To O'Simon's:我用default Rf=3.5%,主要都係考慮加息啦。因為而家仲有1% - 1.5%既 potential加息,而目前10Y T-rate已經係2.93%。如果factor in埋加息,3.5%其實真係唔算太高,咁至有機會唔夠。

      刪除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大衛真的打贏哥利亞?

前 陣 子 拼多多的市值超過阿里的市值,連馬老師(阿里人會叫馬雲做馬老師)都在內網發信定軍心,恭賀拼多多的成功。 先講一些基本數據,2023年三季度,阿里的收入為2247.90億元,按年增長9%; 拼多多收入為688.40億元,按年增長94%。從收入看,阿里第三季超過拼多多3倍。...